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除了动用陆军、空军、高射炮兵、装甲兵等军种外,还引入了一支神秘而高效的部队。这支神秘部队名为探照灯部队,成立于1950年8月,虽然不声不响,却在战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与以美军为首的联军对抗中。
探照灯部队成立之初规模不大,但专注于利用先进的光学技术,成为了夜间作战的关键。他们没有直接使用武器,而是通过发出强光束来照亮敌方飞机,帮助我军空军和高射炮部队更精准地锁定目标。从1950年8月10日成立起,一直到1974年4月30日撤销,这支部队共计击落敌机近100架,击伤20多架,其中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单独击落和击伤敌机54架,表现出色,赢得了军内外的赞誉。
新兵种亮相朝鲜战场
首次亮相朝鲜战场的探照灯部队是1950年8月10日在上海组建的探照灯121团,总人数超过1100人。当时,国民党的空袭给上海的平民带来了巨大伤害,面对空军和防空力量的双重薄弱,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了严重威胁。
为增强防空能力,我军在苏联的支持下筹备了探照灯部队。探照灯利用强光束在夜间照亮飞机和空中目标,协助歼击机和高射炮更精准地作战,成为了“灯光师”在军中的显赫称号。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探照灯部队展现了卓越的能力,为我军空中作战提供了关键的光学支援。从1951年9月志愿军空军加入夜间作战开始,空中战斗逐渐升级,我方逐渐取得制空权。在我军高炮和空军的联合打击下,“联合国军”的空军力量显得力不从心,被迫转向夜间作战策略。
展开剩余64%然而,面对夜间作战的挑战,我方高炮部队依然使用光学设备进行目标定位,可视度低下使得精准瞄准极为困难。因此,探照灯部队被调遣至朝鲜前线,支援夜间作战。1952年1月5日,探照灯第101团的先头部队抵达朝鲜安州地区,立即投入战斗,协同高炮部队保卫清川江桥。
总结经验,震慑美军飞行员
1952年2月3日,探照灯部队取得了重要的战斗突破,成功照中并追踪了一架美军B-26轰炸机,为后续的成功作战奠定了基础。战后,部队总结经验,优化了雷达灯阵地,利用白天活动的美军飞机进行校正。
经过持续改进,探照灯101团各作战小组决定采用带光跟踪的战术,并提出了“照中第一架敌机,为人民立功”的口号。在此后的战斗中,部队准确追踪敌机,有效支援了前线的空军和高炮部队。
不费一枪一弹,强光照落敌机
探照灯部队以其独特的战术在战场上频频取得战果。1952年6月10日,面对敌机的多次轰炸,探照灯121团6连展示了出色的战斗能力,成功照中并击落了多架敌机,为我军取得了重要的战斗胜利。
探照灯部队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展现了出色的作战技能和顽强的战斗精神。他们不仅为我军取得了制空权,还通过强光照射击落了数十架敌机,成为了不费一枪一弹的“大杀器”。
发布于:天津市盛达优配官网-申请股票杠杆-股票配资开户会员-配资头条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