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部悬疑感舞剧《大名狄公》在宁上演
全程无台词,用肢体语言“破案”
舞剧《大名狄公》剧照。江苏大剧院供图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静
大幕拉开,一把悬挂于舞台中央的巨型鲁班锁跃入观众眼帘,古木机匣篆刻蕴含玄机的暗号,中国古代工匠智慧结晶,现代光影与多媒体,共同打造了一场大唐盛世的“罗生门”……8月8日至9日,国内首部悬疑感舞剧《大名狄公》在江苏大剧院上演。
一部富有“电影感”的舞剧
相较于传统舞剧,《大名狄公》是一部富有“电影感”的作品。舞台在光影变换下悬念迭起,帷幕之下是一把悬挂于舞台中央的巨型鲁班锁。作为重要线索道具,鲁班锁会变化不同形态以推动剧情层层递进,完成紧凑的视听表达,现场观众仿佛置身于一场沉浸式大型“剧本杀”,不断靠近真相。
记者看到,该剧中融入了诸多观众熟悉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大唐市井、香料等,悬疑情节环环相扣,权谋布局中不断出现反转。观众见证了巾帼神探以舞蹈破解困局,用舞步揭开盛世之下的危机。舞剧中,从华美的服饰到精致的布景,从逼真的道具到璀璨的灯光,都力求为观众献上一场融合悬疑、历史与人文情怀的视听盛宴。
作为国内首部悬疑感舞剧,《大名狄公》全程无台词,完全依赖舞者的肢体语言来表达情感,通过剧情的不断反转和每个角色的双重身份设定,创造了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每一个旋律的起伏,都紧随剧情的跌宕起伏;每一声和弦的共鸣,都诉说着人物内心的波澜壮阔。
创作灵感源于大名博物馆之行
该剧总导演骆文博表示,她在参观大名博物馆时看到关于“狄仁杰任魏州(今河北省大名县)刺史时,巧施空城计不战而退契丹兵”的相关资料,遂萌发出创作舞剧《大名狄公》的想法。
武周时期,契丹部落举兵逼近魏州,一时间河北震动。为稳局势,武则天急下诏起用狄仁杰为魏州刺史。狄仁杰到任后,整顿军备、加强训练,百姓安居乐业,契丹以为有诈且忌惮狄公威名,遂不敢贸然进攻,引兵北退。魏州人民感其巧施空城计,智退契丹,为狄仁杰修建了生祠,以报恩德,成了大名的一段佳话。
舞剧《大名狄公》结合狄仁杰任职魏州的经历,进行了艺术再创作。故事围绕唐通天元年政治风波展开,名探狄公的得意门生甄儿公主聪颖明智,因为一名皇家密探被杀,甄儿公主化身狄公,深入险境探寻真相。
“开始时,观众甚至不知道真正的狄公是谁,从一个披着袍子的背影,到最后脱掉袍子亮明身份,观众才恍然大悟,原来狄公一直都在,而且在剧中无处不在。”骆文博表示,其实“狄公”已经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捍卫正义的符号、一个化身,人人都可以是“狄公”。
用肢体语言来讲故事
担任《大名狄公》总导演的骆文博也是剧中甄儿公主的饰演者。既是导演又是主演,面对本次挑战与突破,骆文博尽心竭力,从主创团队到演员团队,全程精心挑选,打造了一支实力雄厚的创新团队。
“舞剧大部分都是重于抒情而轻于叙事的,我们这次大胆尝试用肢体语言来叙事,更多地强调讲故事,这是剧中最大的难点。”骆文博告诉记者。
剧中锦娘饰演者李晓慧是北京歌剧舞剧院首席演员,主演过舞剧《五星出东方》春君等角色。“锦娘表面上是一个胡姬,但实际上是一个杀手。我在接到这个角色的时候,就觉得这个人物很有鲜活性。在酒肆里,她是很明媚很妖艳的女子。在作为杀手的时候,她又是那么无情,这两者身份之间的矛盾感在饰演的过程中很有挑战性。”李晓慧说。
盛达优配官网-申请股票杠杆-股票配资开户会员-配资头条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